欢迎访问仙桃文明网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主站 > 创建 > 文明村镇

沙湖水乡的精神标杆——踏访红军坝纪念碑

时间:2021年06月11日 来源:仙桃日报

  提到沙湖,总绕不开“沙湖沔阳洲,十年九不收”这句民谣。地势低、水患多是沙湖在战乱饥荒年代的特殊标签。当地人口口相传的红军坝革命故事也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。

  6月9日上午,在沙湖镇政府机关干部吴国荣的带领下,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,瞻仰红军坝烈士纪念碑,只见碑身四周刻有红军坝简介、红军坝方位图、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字和后记。有的碑文饱经风霜侵蚀,尚需仔细辨认,那是岁月的痕迹。

  “红军坝是我们沙湖的精神信仰。”吴国荣59岁,土生土长沙湖人,多年从事本土历史人文研究。近两年来,他主动请缨担任红军坝纪念碑讲解员,接待了一拨又一拨市内外党政机关干部和学校师生。在他的讲述中,一段风云激荡的革命故事一帧帧呈现在眼前。

  解放前,沙湖镇红土、丰乐两垸有条界河,名叫长虹河。乡亲们的房屋就散落在长虹河岸边。

  1931年,国民党军挖开长江大堤,借水“围剿”红军,沔阳苏区一片汪洋,红土垸围堤溃散。

  此时,贺龙领导的红军带领群众开展生产自救。因长虹河沿河修堤放水工程巨大,且耗时长。有人建议在此小河口筑一道河坝,既能堵住洪水,又能减轻两岸防汛压力。

  于是,在贺龙的领导下,英勇的军民日夜奋战,只用了20天修筑了一条长15里的堤坝,堵住了洪水,使两垸11万多亩农田免遭水患。

  筑坝期间,红军战士打败了驻扎在彭场、何场的国民党军三十四师发动的6次袭击,詹重亮、许光斌、彭南、肖银庭、肖松林、徐端阳、樊岐山等18位红军战士先后牺牲。为缅怀革命先烈,沙湖人民将此坝命名为“红军坝”。

  “沙湖人民懂感恩,将牺牲红军烈士最多的村湾命名为红军坝村,附近的学校叫做红军坝中学,兴建的桥梁叫红军桥,以表缅怀。”吴国荣讲解道。

  红军坝为沙湖人民防御了数十年的水患灾害,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政府又修建了综合水利设施,红军坝才从防洪一线退居防洪二线。

  1988年5月,当地在红军坝筑建“红军坝纪念碑”。1999年,红军坝被列为“仙桃市中小学德育基地”。2010年,红军坝被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。2013年9月,沙湖镇人民政府投资重建红军坝革命烈士纪念碑。

  “在我小的时候,沙湖还是一片湖区,出门靠划船,游泳经常迷路。”吴国荣说,后来老百姓把湖改田谋生活,再也没有以往的苦日子了。如今的长虹河岸边立着的一块长虹河故道石碑,无声述说着当年风云,静静地守望着时代变迁。

中共仙桃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

联系电话:0728-3491094 投稿邮箱:xtwmb501@163.com

鄂ICP备17011604号-1

技术支持:中国仙桃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