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国歌要敬礼,无论是在校内校外;
遇到老师和同学,主动热情招呼问好;
饭前洗手,安静有序进餐,尽量“光盘”;
知道父母生日爱好,每天和父母主动交流……
这是沔阳小学前通路校区正在施行的阳光评价内容,牵引着孩子们的行为“习惯”和“日常”。
“好的教育是‘森林的样子’,好的评价也必然是‘生态的样子’。”沔阳小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李进敏认为,探索构建新的评价体系,回归教书育人原点,从只看冰冷分数变为关注活生生的人,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,激活学生拔节生长的能量。
回归育人原点
从只看冰冷分数到关注活生生的人
沔阳小学前通路校区副校长邢军华介绍,前通路校区阳光成长评价体系是去年3月构建起来的。最开始的雏形是学校推行了多年的“每周一习”活动。以活动为载体,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、优秀思想品质,促进身心健康快乐成长。
但活动缺少新鲜互动与有效评价,效果并不理想。
于是,在重温“抱诚守真 刚健有力”校训,深入学习讨论教育的意义、价值、使命,并对照“塑真知教师、育真智学子、建真情校园”“三真”办学理念,形成共识的基础上,校区推出了阳光成长评价体系,在全市是首创。
这一体系架构基于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、劳育“五育”,聚焦“学业性质量评价”“发展性质量评价”“生命性质量评价”三个关键内核,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,从学生出发,回归育人原点,实现了评价的唤醒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地位。
阳光成长评价体系将学生综合素质确定为学业性质量评价:包括学科文化素质、综合能力素质、身体发展素质三大板块。发展性质量评价:包括明礼、慧学、健康三个成长指标。生命性质量评价:包括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三个维度。通过三大成长评价体系,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,让学生成长过程能被点亮看见。每一板块又分为若干成长指标,共有近400项,系统集成“五育”的全方位各方面。
如“明礼”设计了家国情怀、文明雅行、诚信守法等内容;仅文明雅行就包括了尊师礼、同学礼、仪表、餐饮、交通、观赏等54项行为规范。“餐饮礼仪”中,“吃多少,盛多少;吃饭时,不说话;不挑食,会搭配;不护食,懂分享;自己的碗筷自己洗”,很接地气。
“慧学”包含了善于学习、好学多问、乐于探索等三方面;其中善于学习做到“会学习,会表达,会自律”。“会问”的要求是:提问时态度谦虚、不懂的地方问老师、喜欢和同学交流、提问要具体、能提关键问题;“大声读”的要求是:大声读声音响亮、晨读时站着大声读、朗读时发音准确有感情、坚持大声读书等,形象具体好操作。
“健康”涵盖了爱护环境、身心健康、多元发展等内容。“爱护环境”要求践行绿色行动:不随意折树枝、不践踏草坪、目的地不远多步行、尽量坐公交、少用一次性餐具、光盘行动;“爱好运动”要求至少有一项运动爱好、坚持锻炼身体、上好体育课、参加大课间活动、运动会上展示运动强项等,简便易学,入脑入心。
“孩子们小学阶段只有短短的几年,只是生命历程中的极少部分,但从小形成的好习惯伴随一生、好品质影响一生。”前通路校区执行校长李继辉说,有了这一评价体系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有了好的载体和支撑。
搭建成长进阶
“做”“评”一体激励孩子拔节生长
学校基于学生自主发展需要,搭建成长评价框架,经上下讨论修改,并送家长讨论,征求家长意见,最后确定实施。评价方式由学生自评、互评、老师自主选择,把评价权利下放给学生、老师、家长,离学生最近的地方,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成长目标和方向。以“评”带“做”、以“评”促“做”,“做”“评”一体,让评价更加精准管用高效。
日省:对标自评。每周一学校发布“成长指标”和“成长阶梯”,各班板书并装饰,以美的视觉影响学生。
每周一夕会课,班辅老师组织观看视频,解读“成长指标”和“成长阶梯”。周二至周四指导学生对照指标日省践行每天成长作业,捕捉学生成长精彩瞬间。周五总结成长亮点和成长不足,让学生自我认知、自我激励、自觉自省。
周选:表扬激励。以前评先指标有限,越到高年级,获得机会越少,总是几个优秀学生获得。校区打破有限荣誉评比制的边界,各班每周评比不同维度的“周真智明星”,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多维的评价指标跳起来“摘到桃子”,打造成长“共生场”。
周五班队课,经学生自荐、互荐,候选人上台演讲展示,再投票表决,最终公推评选出“周真智明星”,将评价权还给学生,让班队课成为学生期待而快乐的时刻。
月评:海报宣传。如果仅仅是日省、周选,循环反复,学生会觉得单调,于是月评应时而生。每月四周累计三次获得“周真智明星”的学生,自动成为“月度真智好少年”,全校颁奖,分享获奖感言,自主设计自己的海报宣传,全校展示。
期结:闪亮发布。每学期累计获得三次“月度真智好少年”的学生,自动获得年度“真智星光少年”。学校举行隆重颁奖典礼、拍摄个人宣传视频、全校召开年度真智星光少年发布会,让评选活动成为学生小学生涯中铭记于心的高光时刻。
关注个体差异、个性化发展。对于起点较低的学生,即便是一些一般性的目标,对他们来说也可能遥不可及。对于这些孩子,学校予以“私人订制”,让他们也有出彩的机会。根据评比细则,经家长、科任老师和班主任共同评议,制定有效的成长目标。如组织开展撕掉坏标签、养成好习惯活动,相互撰写“口袋信”活动,夸夸身边好伙伴优点,在相互学习、鼓励中让好品质向下生根、向上生长,实现全面进步、全体进步。
融入亲子滋养
“逼”着家长变思想汲营养从而改变学生
“引入阳光成长评价体系,使评价维度更多更宽。”三(三)班数学老师、班主任孙娅说,多维认可优化了孩子成长环境,给了孩子们更多公平。
去年9月,她刚接手二年级,班上有一对双胞胎,异常胆小,老是躲着老师和同学,基本不接近人,不跟别人玩。老师问他们话,也把头偏向一边,不搭理。
孙娅决定家访,看看他们家里的情况。家里氛围较“冷”,“家教”很严,爷爷管爸爸,爸爸“严”孩子,当天孩子爸爸上班,没见着人。
按照成长“进阶”要求,须有爸爸参与。过了几天,孙娅跟孩子爸爸约好,等他在家时再去家访。
孙娅与孩子爸爸交流谈心:对孩子严,心情可以理解,但方法不可取,过于严厉,可能产生叛逆、疏远,于孩子成长百害无一利,并引导、交流了一些话术。
一段时间后,孩子有了明显变化,开朗些了,肯说话了,见了老师主动问好。老师经常表扬鼓励,孩子渐渐有了笑脸。
“喜欢现在的爸爸。”一次,孩子们与老师说了句悄悄话,这让孙娅很惊讶。
从这对孪生兄弟的转变中,孙娅总结出与孩子交流相处“三不做、三多做”方法。“三不”:即不发火、不批评、不打压。“三多”:多陪伴,陪孩子玩耍、学习,搞好亲子关系;多鼓励,容孩子不足,给孩子力量;多欣赏,对于孩子优点,越欣赏越自信。她的体会是,只要家长肯改变,孩子一定能改变。
“每个孩子都是蕴蓄着无限潜力的种子,等待恰当的养分和阳光萌发。”四(一)班语文老师张慧芳的体会是,阳光成长评价体系的建立,“逼”着老师转思想、变观点、多学习、汲营养,给学生更多更好的指引。
张慧芳所带的班,是从一年级带上来的。多年来,她班上一直保留着一个小节目,对于表现好的学生,奖励一朵小红花,如同幼儿园时。每个月谁的小红花多,就可得到文具奖励。张慧芳认为,孩子永远是孩子,需要被关注被呵护被激励。字写得好、给爸妈倒杯水、洗洗脚、捶捶背,都能得到小红花,由此得到获得感幸福感。
唤醒成长力量小变化大进步,成长看得见
“每个孩子都会发光。”二(一)班语文老师、班主任田荣谈到,阳光成长评价体系,就是把老师平时的“碎碎念”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,表面上看是增加了工作量,实际上是减轻了负担。
她带的这届学生是从疫情走出来的孩子,一些孩子的自律性、规则意识差。这是她针对平时丢三拉四、不爱收拾的孩子设计的一课:
——文具和我们一样,都有心爱的家。每天放学后,我们要高兴回家,文具也要开开心心“回家”。
文具盒是铅笔的“家”,书包是文具盒的“家“,各爱各家,各找各家……通过“读、问、省、赞“,一步步引导,生动有趣,孩子们喜欢。
读,即读规范,请小老师领着大家朗读;
问,即提问,问为什么要这样,怎样做到这样;
省,即自省,引导孩子省悟做了什么,还欠缺什么,应当补什么;
赞,即点赞,给孩子们更多的欣赏、褒扬、关注。
会收拾文具,形成了习惯,可以延伸到做简单家务事,如叠衣服、收拾鞋子,整理给爸爸妈妈看,还可以帮爸妈叠衣服,收纳整理书桌……潜移默化,时间长了,态度不一样了,见识也不一样。
“不能走过场,唱独角戏”,这是田荣最深的感受。
而三(四)班语文老师、班主任文晓君认为,孩子教育最重要的是爱,爱学生仅仅鼓励是不够的,学生需要被看见、被见证、被发现。
文晓君坚信爱能够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。凭借了解观察、耐心倾听与细致关怀,她致力于为每个学生营造一个温暖且包容的学习环境,让他们于学习中体会成长的快乐。
有一次,她留意到班上的一名学生,性格腼腆、不善表达,便予以特别关注,多次前往学生家中探访。
文晓君与学生的外婆进行了交流。原来,孩子妈妈和爸爸虽未离婚,但没有生活在一起,家里条件较差,妈妈在外打工,孩子一直是外婆在带。
文晓君安慰:“别担心,孩子的性格可以慢慢培养。在学校里,我会多给他一些机会,鼓励他勇敢地表达自我。”
此后,在课堂上时常提问他,还会在课后找他聊天,了解他的兴趣爱好,进而与他建立起更为亲密的师生关系。
还在生活上关心他,发现他穿的衣服旧了,文晓君带他去商场,给他买衣服、鞋子。发现他不开心时,总是沟通交流。
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坚持,学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,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进步,字也写得越发工整、漂亮了,完全变了样。
“我的成长报告册”每生一册,记录学生出彩瞬间,留下了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。“见证孩子越来越讲文明懂礼仪,主动和他人问好,非常欣慰。”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。
一位家长写到:“你越来越自信开朗、积极向上、乐于助人,你是一束暖阳,不仅温暖了大家,更照亮了自己。”有家长留言:“看到你的进步,我很开心。希望你继续加油,不负老师的期望。”(仙桃日报 全媒记者 晓旦)
仙桃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
联系电话:0728-3491094 投稿邮箱:xtwmb501@163.com
鄂ICP备17011604号-1
技术支持:中国仙桃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