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“行君子之道,筑人生之基”“典雅九中,君子一范”……
每天中午和晚上放学时间,仙桃九中教学楼前,在校长和老师们目送下,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,喊着响亮的口号,欢快地走出校门。
兴校园“君子文化”,习君子言、效君子行,营造浓厚的校园君子文化氛围,仙桃九中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和活力。
建设“典雅九中 君子一范”
仙桃九中成立于1988年,地处城乡结合部。“中心城区之外,学生父母多为打工人”这一校情、学情特点,决定了“我们在办学上,必须把培养和塑造学生自立、自信、自律精神放在重要着力点上,引导他们健康成长。”仙桃九中党支部书记、校长昌俊坦露心声。仙桃九中为此提出了“行君子之道,筑人生之基”的育人理念,探索推行校园“君子文化”,以君子文化浸润心灵,以君子德行涵养自觉,培养学生文雅气质、自律意识、乐学品质、善思习惯。
在昌俊看来,校园文化是学校重要的财富、资源,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题。君子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“富矿”。营造浓厚的校园君子文化氛围,打造君子教育特色,就能构建起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;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,专注于学生人格塑造和创新能力培养,就能提升核心素养和竞争力,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君子文化既有“仁者不忧、智者不惑、勇者不惧”的整体特征,又有“君子不器”“君子务本”“君子忧道不忧贫”的价值导向,还有“君子九思”“君子三畏”“君子三戒”的行为规范。创新传承君子文化,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、培养“五育”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人意义重大。
在如何落实教育教学改革要求、推进创新发展的大讨论中,“行君子之道,筑人生之基”的育人理念、推行校园君子文化建设,成为全校共识。
——以“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”的君子之德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。在青少年人格养成的重要窗口期,迫切需要培养“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”的君子之德,引导青少年修养道德,塑造健全人格,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、自觉的道德养成,并与积极的道德实践结合起来。
——以“格物致知、齐家治国”的君子之才锤炼青少年过硬本领。《大学》中的“三纲要”“八条目”,强调通过内在修养,引导青少年增强学习内驱力,学以立德、学以增智、学以长才,练就过硬本领,勇担时代使命。
——以“浩然之气、不胜其大”的君子之风涵育青少年和谐身心。扬君子之风,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“三观”,坦然面对艰难困苦、风雨挫折,涵养从容平和、乐观自足的内心世界,实现身心和谐。
——以“以文会友、以友辅仁”的君子之交引导青少年人际交往。君子注重从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提升修养,青少年要弘扬“以文会友,以友辅仁”的君子交友观,择善而交,达到“人伴贤良品自高”境界。
如果把学校比作一方沃土,那么,校园文化就是播撒在沃土中的种子。仙桃九中植入君子文化基因,精心培育、呵护君子文化种子,让她绽放出美丽花朵。
构建“九德立心 九思立行”课程体系
“学校推行君子教育,涵养了正气;关注到了每个孩子成长,体现教育公平;君子文化贯穿教育全过程、融入教学实践中,有效提升师生素质……”
这是802班班主任郭江华的体会。作为学校工会主席,他带班多年,对孩子品德锤炼、性格养成有自己的看法。他认为,学校通过营造君子文化氛围,和风细雨、潜移默化,养浩然正气,传播正能量,能有效提升学生存在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。“学生情绪有出口、有管道、有慰藉、有舒缓,不可能出现抑郁。”君子教育是促进身心健康的“管用之法”。
2024年秋季开始,仙桃九中君子文化课程体系落地。
校长主持、全校教师参与、汲取家长代表意见,生成了仙桃市第九中学君子文化建设——理念文化系统,梳理、阐释了君子文化教育主题、内涵、目标、意义、背景,并提出了实操方案。
按照这一体系,仙桃九中的办学目标:“典雅九中 君子一范”;办学理念:“行君子之道,筑人生之基”;育人目标是“涵养九‘中’君子,培育五‘会’新人”;特色课程有“九德立心、九思立行”。
建立了“一训三风”的育人目标体系,即:校训:“博雅 自立 乐修 善为”;校风:“和雅 自信 乐群 善助”;教风:“儒雅 自效 乐教 善导”;学风:“文雅 自律 乐学 善思”……
仙桃九中实施的“九德立心 九思立行”课程体系,缘于“君子九德”:宽而栗、柔而立、愿而恭、乱而敬、扰而毅、直而温、简而廉、刚而实、强而义。
君子九思:“视思明、听思聪、色思温、貌思恭、言思忠、事思敬、疑思问、忿思难、见得思义”。
为推动君子文化理念、目标校内落地,仙桃九中大处着眼、小处着手、细处钉钉,以“五个每”入手,引导师生一步一个脚印,认真践行。
“五个每”:每天放学学生路队诵读君子教育口号、每天学生记住一句有关君子的名言名句、每周升旗仪式讲一则君子故事、每月学生交流君子教育学习心得、每学期学生一次君子教育成果展示。
强化“心育”抓落实。全校学生心理测评完成率99%以上,对重点学生建档,进行心理疏导和跟踪管理。推行“四个一工程”,即:每位学生负责一项班级事务、每名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课堂发言机会、每位教师每月与学生进行一次谈心谈话、每名学生每学期有一次公开展示机会,让学生切实感受校园的阳光温暖和校园生活的美好。
每周一第三节课,是学校君子教育校本课堂。708班的“君子故事”班会上,老师分享了《论语》中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”的典故,教育孩子们学习君子言行,在言语上保持谨慎和节制,在行动上展现迅速和果断,避免拖延或犹豫不决,从而实现个人目标和责任。
在君子文化清泉中照见成长模样
“陶渊明辞官归田选择躬耕,展现了他‘不畏权贵、不慕名利’的君子品质。他的诗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,表达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,展示了君子之范……”
这是最新一期“典雅九中”推出的“讲好君子故事 传承中华文化”主题活动展播的第六期。802班的胡思妍同学讲述了“隐逸诗人”陶渊明的故事,并分享了她眼中的“君子人格”:君子有宽容之心、广博知识,以理性态度面对世界;君子乐观向上,秉持知足常乐心态,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积极进取……
孩子们从自己的“君子偶像”中汲取营养,习君子言,展示君子之范。这期展播推送了803班的张裕航同学,用英语介绍美丽家乡的视频。他自己策划,自己做文案,自己拍,找素材,剪辑,配乐,丰富生动、精彩有趣。还展示了802班的李佳宜、张雨泽、810班熊欣悦等同学做的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手抄报……
“讲好君子故事 传承中华文化”主题活动展播,从去年期末开始,一直延续到现在,共有30多名同学亮相这个窗口,展现他们学习践行君子教育的成果。
这是“立君子品·做文明人”活动中的一幕:清晨的校门口,803班龚可淳同学走进学校,见值周老师,忙停下脚步,点头问好。这份自然流露的情感,展现的尊重老师的仪表之美,成为学校的风景。楼道上,女老师正吃力地搬运着刚从阅览室领来的电脑,路过的同学连忙双手接过;食堂取餐口,学生自觉排队,无一喧哗,像在课堂上。
“这里没有‘学困生’,也没有‘差生’,只有‘潜力生’。”君子文化熏陶下,原来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,现在能落落大方主持班级晨会,用清亮的嗓音领诵《诗经》,展示自己阳光帅气的一面。雅言雅行内化为学习动力,书写“少年君子”的成长篇章。
708班陈梓豪同学分享了自律故事。他原来老爱玩手机,还嫌爸妈啰嗦。后来学君子言,君子有节制与勤奋品德,不沉迷于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;长时间玩手机,视力疲劳影响学习。便自立规矩:周一至周五不碰手机,周六周日,不超过半小时,请爸妈监督。半年多来,自己做到了。“一件事只要想做,坚持肯定能成。”他说。
“与人交,推其长者,违其短者,故能久矣!”710班郭洛君讲述孔子借伞的故事,叩开了自己的心门。
他是班上的清洁委员,老觉得路队长李宇轩故意记自己路队违纪而窝火,于是批评李宇轩做清洁不认真。两人心里就此结下疙瘩,还发生口角甚至动手。研习了“孔子借伞”故事,郭洛君分享感悟:孔子知子夏吝啬,若开口向他借伞,子夏可能会因为不借伞而心生愧疚;但如果借了自己又会难过。因此,孔子宁愿淋雨也不愿用别人的短处去考验人性。自己因一些小事去为难同窗六年的同学,对比君子言行,差很远。
郭洛君知道李宇轩同学心思细腻,从此在语言上不与他争执,在小事上不与他计较。李宇轩也放下旧怨,主动帮助郭洛君学习。两人从“相争”到“相知”“相融”,最终成了好朋友,相携同行,成为班上的一段佳话。
仙桃九中通过君子文化建设,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品德修养,还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石。在这片沃土上,君子文化的种子正在茁壮成长,绽放出绚丽的花朵。
仙桃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
联系电话:0728-3491094 投稿邮箱:xtwmb501@163.com
鄂ICP备17011604号-1
技术支持:中国仙桃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