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仙桃文明网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主站 > 文明创建 > 文明校园

让每个学生阳光自信与众不同——仙桃二小创新推进阳光课间活动见闻

时间:2025年04月02日 来源:湖北日报

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段毕华)微风轻拂,校园处处弥漫着油菜花香。325日上午900,仙桃市第二小学的阳光大课间,偌大的操场上,1500名师生,随着音乐的节拍起舞,跳起欢快的“花样绳操”。

时长8分钟、学校自编自创、师生共同演绎,“花样绳操”成为仙桃二小最闪亮的名片之一。

坚持育人为本、德育为先,创新推进阳光课间活动,落实“体艺2+1”目标,陪伴学生健康成长。仙桃二小争创市级特色学校,与春天同行,让每个学生阳光自信、与众不同,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。

推行“运动+”,练出花样跳绳“梦之队”

教学楼前,樱花掩映的空地上,老师正带领一群学生训练。他们是学校花样跳绳队队员。绳子上下翻飞,孩子们身轻如燕,穿梭绳间,做出连跳、腾跃等动作,轻盈流畅、灵动自如,好似“凌波微步”,让人目不暇接。

花样跳绳融合了舞蹈、体操、街舞等多种运动技巧,将速度力量、难度与花样组合,受到师生喜爱,成为学校的“校操”。花样跳绳不仅师生会跳,部分家长也会跳,学校还培养出了一支跳绳“梦之队”,频频在省内外获奖。

这个春天,当很多学校大力度落实健康第一理念,推动实施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两小时而忙碌时,仙桃城区唯一寄宿制公办小学——仙桃二小坚持“体艺与语数并重”,以活动育人,推行阳光大课间活动在此已落地多年。

校长熊光明认为,小学阶段的学习,最重要的是习惯培养、健康养成,培养好的学习、生活、运动习惯,涵养积极健康的品质,学生身心自然健康,“学习成绩差不到哪里去”。

熊光明读师范时,特别喜爱体艺活动,跑步、篮球、羽毛球、画画、书法样样喜欢,长跑习惯从读书时起一直坚持到现在,有空还参加马拉松。他的切身体会是:运动是“大补”,流汗是最好的“养生”,“跑一跑,赶走所有的烦恼;一身汗,所有的不快烟消云散。”

几年前,熊光明赴任仙桃二小时,笃定“移植”自己的切身经验,分享自己的健康和快乐,创新提出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“五育”并举,推行阳光课间活动的教学理念,以活动育人,与劳动教育、传统文化、特色教育相融合,扬特色,创品牌,育时代新人,并一以贯之、推动落实。

“花样绳操”是仙桃二小的独创,是校园开出的迷人之花。为学习推广这项运动,学校从湖北民族大学请来刚刚获得全省大学生比赛大奖的教练团队,轮训师生,播下美育与体育的种子。教练团队先教老师,再教学生代表,后教全校学生,还根据学校实际,编创了花样绳操“校本课程”,制成视频,分发给家长,带动家长、学生一起练。抗疫期间,学校编创的花样绳操,成为很多学生家庭居家健身锻炼的“网红课”,受到家长追捧。

“绳不离手、舞不离身。”体育教师、体卫艺室主任龙思瑶,是学校花样跳绳代表队总教练。她全情投入,不厌其烦地教,领着队员们勤学苦练,每个动作精益求精。运动场、体育馆、林间空地,阳光大课间、黄昏漫步时,都有他们跃动的身影。

去年10月,学校代表队在湖北省体育特色项目学校跳绳比赛(小学组)中,获“精神文明代表队”、3分钟10人长绳“8”字跳第七名、8人集体自编第五名。王锦翊同学获“精神文明运动员”;龙思瑶获“优秀教练员”称号。

全省获奖后,去年11月,学校“花样绳操”队代表湖北省,参加第二届“奔跑吧·少年”全国青少年家庭健康跳绳大赛总决赛,获得亮眼成绩:邵峻屹、刘尹轩、刘家乐、王鑫雪、熊宇桐5名同学分别获得男子30秒单摇、1分钟单摇、3分钟单摇,女子30秒单摇、1分钟单摇、3分钟单摇二三等奖,为全省争得了荣誉。

以活动育人,“体艺2+1”目标落实落地

这是仙桃二小2025春季学期第六周“阳光大课间”课表:一年级,跳绳;二年级,旋风跑;三年级,迎面接力跑;四年级,花样跳绳;五年级,跳障碍;六年级,迎面接力跑。

阳光体育活动列入课表,每个班划定固定活动场地,每天按课表进行阳光体育活动,一周一变换,从第一周一直持续到期末的第18周。每次活动,班主任负责组织并作好小结,体育教师负责指导并作好记载,值日领导、教师监督检查各班活动开展情况……仙桃二小对推进阳光课间活动、落实学生每天运动不少于两小时用心上心、全情全心,抓关键、扣细节、督到位,像抓语文、数学“主科”教育教学一样,不松懈、不遗漏。

围绕“体艺2+1”目标,开齐开全开足体艺课程,不“缩水”不“打折”。“体艺2+1”,即经过学习熏陶,学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,达成这一目标,需要长期坚持。体艺课应开尽开,还开设了特色“校本课程”,潜移默化,提升素养。“体艺小科不能小看,不能‘似有若无’,小科与语、数同等分量、同样对待。”熊光明说。在仙桃二小,体卫艺等“小科”都由专业老师带,语、数老师不兼带小科。“语、数和体卫艺老师各占三分之一,‘三科’课时也是‘三分天下’。”

空地上涂满了黄、粉、绿等颜色,方形、三角形、圆形等各种形状的色块,这是孩子们跳房子、萝卜蹲、丢沙包、立定跳远、左右跳、手脚并用爬行等室外游戏场地。阴雨天不宜做室外运动,就组织绳操、韵律操、桌面舞、小游戏等室内活动……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、校园活起来热起来,仙桃二小推出了几十项体艺活动,引导学生开心玩、用心学、创新体验。一些动手动脑、益智健脑的项目,如传统的魔方、象棋、五子棋,新兴的数字华容道、九连环及七巧板型巧摆、魔尺24点等,生动有趣,很吸引人。去年12月,学校承办了全市首届思维运动会,搭建起相互学习交流的智慧平台,吸引全市34所学校的1072名小选手参赛。学校成绩优异,也收获了良好口碑。

引导学生学特长,让学生阳光自信、与众不同。学校体育老师实力强劲,既有教育篮球队的绝对主力,又有花样跳绳项目的“金牌教练”。音乐、美术、信息等学科也实力出众。去年,学校征求家长意见,听取老师、学生建议,开设了篮球、足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古筝、硬笔书法等课程,把体卫艺教育做实做细。

特色活动与劳动教育、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。元宵节,学生自己动手包汤圆,从打窝、加馅,到封口、搓圆,孩子们认真学,细心体会,自己做自己尝,特别香甜。端午节包粽子,自己包、自己吃,体会“我们的端午”的浪漫温馨和节日快乐。

“集体生日”更是让人回味。订制大蛋糕,为住宿生过集体生日,体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。大家一起唱生日歌,吹蜡烛,分享蛋糕,氛围感拉满。那温馨场景、特别仪式,给学生留下难忘的记忆。

关注每个孩子,让陪伴成为最好的教育方式

“这些住宿生,有的才六七岁,大的也不过十一二岁,长时间离开父母,连爷爷奶奶也只能十天半月见一次面,很不容易。我们要以百倍的爱心与耐心呵护他们、照顾他们、陪伴他们,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……”这是熊光明反复念叨的“经”。

仙桃二小有一项不成文的“规定”:聘请陪读家长做生活老师。学校请来的8名生活老师,都有孩子在校内读书。家长做宿管员,除了能减轻这些家长负担,增加收入,更重要的是,由己及人,能更好地照顾其他学生。此外,生活老师没有单独寝室,都与学生同寝休息,真正的“同吃同住”;每晚有一名校领导总值班,也住在学校。

学校有300多名住宿生,少部分来自城区,70%来自周边乡镇,隔周放假。“学生24小时留在学校,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,时刻紧盯着。”宿管员老师说。

宿管员除了洗衣服、做清洁,指导学生洗浴、整理内务,最重要的是观察学生情绪、动静,监测学生健康状况,有时夜里起床看几遍,生怕他们着凉了。“如果因为自己疏忽,出丁点岔子,没法向家长、校长交待。”宿管员老师比谁都清楚自己的责任。

去年冬天,一名二年级女生突发高热惊厥,抽搐不止。早上610,宿管员巡查中发现情况不对,赶紧报告给值班领导,很快校长、班主任也赶来了。625,一行人把孩子送到附近一家医院,值班医生简单处置后,要求立即转往市第一人民医院。在市一医急诊中心,孩子病情很快得到控制,大家这才平静下来。家长来到医院,孩子已经康复。前些年,孩子也出现过一次类似症状。危机过去,虚惊一场。家长对老师的关心、辛劳,表达深深谢意。

晚间活动丰富多彩。每天黄昏,晚饭后的40分钟,是浪漫的散步时间,班主任领着孩子们,玩耍、做游戏、讲故事;晚上是“个性活动1小时”,低年级学生做手工,或个性化玩耍;高年级学生进行兴趣阅读,童话、绘本是孩子们喜欢的“陪伴”。

“留守的童年不应该是灰色的。”刘忠玉老师带的五(2)班里有一对龙凤双胞胎兄妹,父母离异,家里除了床和桌子,再没有其它家具,两台旧风扇是仅有的家电。他俩平常穿的衣服大多是乡邻捐赠的。老师时常抽空帮他们收拾屋子,还拿衣服给他们穿,送一些零食和学习用品。深入的了解和交流,孩子渐渐克服自卑等消极心理,阳光开朗起来,胆怯目光少了,自信笑容多了。老师还让他们做科代表,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劲头越来越强。

“让孩子高高兴兴上学,开开心心回家。”四(2)班的张慧老师在新生入校的时候,发现有个小女生个子矮矮的、瘦瘦的,很腼腆,鼻子下有一道小疤痕,说话吐字不很清晰。家访时,从女孩的爷爷口中知道她出生是唇腭裂,做了三次手术才修复好,她爸妈3年前离婚……听到这些,老师深深愧疚,以前只关注孩子学习,对她的生活关心太少。此后,给她更多的陪伴,单独辅导,多点她发言,经常聊天。一天下课时,女孩突然喊老师一声“妈妈”。老师被感动了,一下子抱住了女孩。

几张彩色卡纸,在小雨(化名)手上舞动翻飞,不一会儿,变成一朵粉色的纸百合,紧接着,一只喜鹊、一只孔雀。汪耀老师和同学都看呆了……小雨是汪耀班上个子最小的女生,白白净净,不太爱说话,一些同学不太喜欢她。汪耀私下问同学,找到了其中原因。原来小雨不爱学习,上课不爱听讲,却喜欢折纸,老把纸片扔一地,影响班级卫生,连累其他同学。于是,汪老师把小雨和几个同学叫到办公室,要小雨折纸给大家看。同学们没想到小雨的手竟是那样灵巧。老师笑了:这下你们知道小雨的厉害了吧!从那天起,小雨成了折纸“小老师”,她也从家里带来了迷你垃圾箱,装满了五颜六色的折纸碎片……

老师们都说,老师也许无法替代父母,但可以用点滴温暖织成爱的光环,照亮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路。

仙桃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

联系电话:0728-3491094 投稿邮箱:xtwmb501@163.com

鄂ICP备17011604号-1

技术支持:中国仙桃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