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护苗+科学探险”重仓沔阳小学前通路校区
9月21日,记者从沔阳小学前通路校区获悉,近日,沔阳小学前通路校区“护苗+科学探险”举行。
现场,记者看到,学生们手握观察记载表,化身稻田侦探,揭开耕读园里稻田的成长密码!
"大家注意!我们要像外科医生一样小心哦!"扎着羊角辫的黄可馨就踮起脚尖,轻轻托起一株稻穗。她歪着头,大眼睛专注地打量着稻穗的姿态,小手小心翼翼地避开锋利的稻叶,用剪刀"咔嚓"一声剪下稻穗。
"成功啦!"她欢呼着,脸颊泛起兴奋的红晕,像捧着宝贝似的将稻穗装入透明塑料袋。采集完稻穗后,学生们围坐在“耕读园”石桌旁,掏出水芯笔,在标签上工整写下:“一号样本——水渠护卫”“二号样本——阳光勇士”“三号样本——中央司令”。
学生们小心翼翼地贴好样本后,分小组接着观察,收获多多:“田边小队”发现稻穗细长,但颜色偏浅;“进水口小队”的稻穗粗壮饱满,沾着晶莹水珠;“田中央小队”的稻穗密集,却带着零星黑点。
测量环节变成了一场竞赛!学生们围坐在一起,将稻穗平铺于白纸,用直尺比划穗长。“26.6厘米!破纪录啦!”丁梁可兴奋地喊道。
数粒计时更是精彩:饱满的金黄色谷粒被称作“黄金战士”,干瘪发白的则是“白肚子”,带斑点的直接被标记为“战损伤员”。严子昕一边数一边嘟囔:“这颗战士受伤了,肯定是虫子偷偷啃的!”
数据记录表渐渐填满奥秘:田中央稻穗“黄金战士”最多,“中央司令”称号实至名归;田边稻穗空瘪粒数最少,因为通风透光极佳;进水口稻穗饱满粒数最少,因为进水口水温较低。
"全体注意!蚂蚱特工队出现!"熊语萌压低声音,模仿侦察兵的语气。只见一只翠绿色的蚂蚱"唰"地跃起,准确落在稻叶上。它用前肢抱住叶片,小嘴巴快速啃食,发出细微的"沙沙"声。"它在吃自助餐呢!"肖佳贝忍不住笑出声。
突然,一阵扑棱声吸引了大伙的注意。"飞蛾侦察机来啦!"刘涵伊指着空中一只灰褐色飞蛾。它翅膀上奇妙的花纹像极了迷宫图,正在稻穗间盘旋侦察。"它是在找地方下蛋,"彭依依像个小小科学家一样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,"幼虫会变成稻谷杀手哦!"
接下来的发现更让人惊喜:蜘蛛工匠编织着晶莹的网兜,等待自投罗网的飞虫。学生们屏息观察,每个人都化身为自然侦探。
“为什么进水口的稻穗更胖?”老师抛出问题。学生们七嘴八舌:“喝饱了水!”“营养足!”丁梁可却发现新大陆:“水把肥料冲过来啦!而且虫子怕湿,不敢住这里!”——一场自然与科学的碰撞在童言中迸发火花。
分享会上,学生们手持记录表侃侃而谈:“原来稻田像班级,有益虫班长和害虫捣蛋鬼!”“蚂蚱直接啃食成熟的谷粒,导致产量减少。”“以后吃饭要把碗扒得干干净净,不然对不起稻穗的一生!”……
据沔阳小学前通路校区相关负责人邢军华介绍,沔阳小学前通路校区会进一步深化耕读园实践的深度和广度,推动学生“边看、边识、边做、边思”的认知能力,使学生从“纯劳动”、“简单操作思考”到“细节深入思考”的三重跃迁,迈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