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仙桃文明网 >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> 七彩假期:材暖仙桃,情育童梦——记“材料强国”暑假支教团仙桃市郑场镇正式开营
七彩假期:材暖仙桃,情育童梦——记“材料强国”暑假支教团仙桃市郑场镇正式开营
7月,江汉平原的暑气正盛。支教队伍的脚步刚踏上这片土地,滚烫的水泥路便蒸腾着热气,樟树林里的蝉鸣声浪翻涌,可这些都没能压过队员们眼里的光。汗水顺着额角淌进衣领,手机屏幕上的高温预警红得刺眼,反倒成了他们一腔热忱最鲜活的注脚——越是炎热,那份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的心意,就越是滚烫。
郑场镇中心小学的办公室,永远都有小老师们认真备课的身影。支教老师变着法儿让课堂鲜活:语文老师鼓励学生互相出题,把文字趣味融进竞赛,还有棒棒糖、小饼干等各种奖励;数学老师让学生当“小先生”,讲题时连比划带解释,数字在你来我往中,成了易懂的故事;英语课安排角色扮演,模拟餐厅点餐、机场问路,怯生生的发音,渐渐在情境里变得清亮。每晚,支教老师围坐分享“新招”,备课本上,密密麻麻记着让知识扎根的“土办法”,等着在第二天,点亮孩子们的眼睛。
孩子们对新鲜事物总有股子热乎劲儿,于是支教老师琢磨着,给课堂添些不一样的节奏。美术课上,教孩子们容易上手的简笔画,可爱的龙猫,乌萨奇第一次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他们的纸上;手工课上制作太阳能小飞机、小车,小车开动的瞬间,教室里爆发出连片的欢呼;音乐课上教唱简谱,孩子们扯着嗓子跟着唱,跑调跑到天边,却笑得比谁都开心;体育课就更热闹了,做体操,丢沙包,连平时文静的女生都撸起袖子加入战局。原来孩子们的快乐很简单,一点色彩、一阵歌声、一场奔跑,就足够让他们眼里的光,亮得像正午的太阳。
困难总在不经意间冒出来:缺少投影屏,就用粉笔画满整块黑板;作业本不够,就把打印纸裁成两半;有孩子厌学,就细心教导他学习的意义,直到他终于下定决心好好学习。但更多时候,是被意想不到的温暖包裹——有学校老师送来及时雨般的冷饮;有当地老板专门买米为我们蒸煮的免费米饭;“老师好”“你们辛苦啦”孩子们也在用他们的一声声稚语,表达着他们心中的感谢。
这周结束时,翻看被红笔改得密密麻麻的备课本,忽然觉得,支教不是带着“拯救”的姿态而来,而是和孩子们一起,在有限的条件里,把日子过得闪闪发光。那些备课到深夜的灯光,那些被捏皱又抚平的手工纸,都是送给彼此的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