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主题活动”应多弹奏乡村的音符
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“我和我的祖国”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》,对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作出安排部署。(5月20日新华社)
按照《通知》精神,要求各地各部门“在全国城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”。说到这里,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,通知里“城乡”二字,对这次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范围和覆盖面作出了专门强调。也就是说,此次主题宣教活动,既要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里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,更要在各方面条件较差的乡村全面开展起来,而且还要将优质的资源和项目向广大乡村倾斜,为更多的乡村群众送上优质的文化节目,吸引更多的农村群众参与活动、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,弹奏出更多更美更接地气的乡村音符。
众所周知,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、文化资源配置不均等、专业人才短缺等多方面原因,农村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较为匮乏、高质量的文化节目少之又少,群众的文化生活非常单调枯燥。既然如此,那么各地在这次群众主题宣教活动中,就要读懂悟透《通知》精神,在搞好城市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,更要侧重于广大乡村。要加大乡村的支持力度,重点在资金、项目、人才、技术、创作等优质资源上给予乡村倾斜,尽可能地帮助乡村把声势搞起来、把舞台搭起来、把活动开展起来、把红歌唱起来,努力将主题宣教活动向贫困偏远地区拓展延伸,使更多的农村群众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,凝聚起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。
不仅如此,各地在推动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向广大乡村覆盖的同时,也要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因为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,广大人民群众既是受益者,也是参与者。所以,各地在广大农村组织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,还要注重突出群众的参与性。也就是说,既要多组织策划群众看得懂、好理解的主题活动和文艺节目,更要尽可能地让当地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,让更多的农村群众当好主角、自编自导自演文化节目,使更多的群众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讴歌党、歌唱祖国,唱出内心澎湃的爱国心声、爱国激情。
“主题活动”,既要突出“群众”这一主题,更要多弹奏乡村的音符。只有这样,才能够达到活动的目的,凝聚起亿万乡村群众的广泛共识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、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。(舟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