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良好家风写就儿童情商之书
如今针对儿童的培训层出不穷,语言、乐器、编程、数学逻辑……近日,有媒体报道,在很多城市甚至出现了“儿童情商”培训课程,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、意志、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,此类“儿童情商”培训课程并不便宜,每节课一百至两百,上完定制课程,就可以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。这些课程靠谱吗?(央广网 2019年05月19日)
情商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在情绪、意志和耐受挫折方面的品质。有专家说过:“相比于智商,情商这种情绪意志力对人的影响很大。”儿童情商培训课程在很多城市应运而生,其必要性和实用性值得深思。
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这是中国式家长特有的育儿情绪。从孩子一出生就将其代入一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,从呱呱学语开始就将孩子送进各类特色培训班,学习不同的才艺、各国的语言和学科知识等。为了孩子未来拥有成功的人生,家长牺牲大量时间陪着孩子跑各类培训班,将大部分收入投入到孩子的培训教育中。只要孩子好,花费过万元的培训费都在所不惜。所以,部分商家看准这个市场,将情商与成功人士联系起来,采取替换概念的手法包装、渲染其重要性,带来不全面准确的心理暗示和认识导向,使得一些家长盲目跟风地加入到培训行列之中。
诚然,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。市面上的儿童培训,也都是为了拾遗补缺、全方面地教育儿童,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。儿童情商教育是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部分,开展情商教育,相对于传统的培训项目,在教育理念上有所创新和拓展,是值得肯定的,但是,这些都是外因,起不了决定性作用。
要知道,一个儿童就好像一本无字之书,这本书日后会写满什么样词句,具备什么样的价值,都因为书写人的影响。“润物细无声”,父母是和儿童相处时间最多的人,他们的一言一行,家庭的家教家风,都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和情商塑造具有关键影响。古往今来,发生了多少言传身教的事例?孟母三迁、孔融让梨、卧冰求鲤等等,还有傅雷、曾国藩等名人,对子女严格要求、悉心教诲。不都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家教家风,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,才有了子孙后代的成才成功吗?
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因此,家长要以身作则,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,迈好人生的第一级台阶,带领和指引孩子积极为家庭谋幸福、为他人送温暖、为社会作贡献。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,才是高情商,才能够成为家庭的未来和希望,更成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!(柯长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