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仙桃文明网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主站 > 评论

一腔赤诚颂英烈

时间:2021年11月03日 来源:仙桃日报

  “欢迎来到胡幼松革命烈士纪念馆,这座新馆于2019年建成开放……”10月28日,陈场镇胡幼松烈士纪念馆,72岁的唐敦新哑着嗓子,拖着病腿,坚持为前来瞻仰的市民义务宣讲。

  唐敦新,胡幼松烈士的 “忠实粉丝”。倾尽40多年心血,搜集先烈遗物,整理先烈生平事迹,奔走呼吁建馆立碑。40多年如一日,杜鹃啼血般宣讲烈士故事,分文不取。

  四十多年,动情讲述

  唐敦新的父亲、叔叔、伯伯,都曾跟随胡幼松闹过革命。因此他对胡幼松的认知、崇敬自幼生根。

  循着革命的足迹,追寻烈士遗志,成为他一生的精神自觉。1974年,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,历任沔阳民兵师独立连连长、坡场大队(现名幼松村)团支部书记、党支部书记、镇文化站站长。

  1970年,21岁的唐敦新做出一个决定:搜集整理胡幼松烈士的生平资料,让烈士精神传承弘扬。

  越寻访越觉悲壮,越搜集越感急迫。胡幼松烈士的音容笑貌逐渐鲜活,生平事迹一天天清晰,撼天动地的革命精神强烈地激荡着他的心胸——建造一座胡幼松烈士纪念馆,让烈士“永生”!

  为此,他骑着自行车,往返荆州三次(当时仙桃属荆州管辖)。风尘仆仆,一遍遍诉说。他的行动打动了地委领导。1978年,荆州拨款1.5万元,动工兴建胡幼松革命烈士纪念馆。

  当年5月,纪念馆建成开放。唐敦新自然而然成了讲解员。这一“讲”,就是40多年。讲胡幼松烈士如何走上革命道路,怎样乔装混入监牢,砸开大锁,救出同志,又怎样机智地逃出重围,最后又是怎样壮烈牺牲……激动时,两眼放光;悲愤时,泪水盈盈。真情动人的讲解,让听者无不动容。

  “从来没想过收钱,也没觉得自己吃了亏。听着大家对英雄的赞扬,感觉什么都值了。”40多年来,他累计接待参观者68万人次,讲解烈士事迹1100多场,还被邀请到荆州、潜江等地作红色报告130多场。

  两千公里,无悔奔波

  2018年6月,人民日报刊发胡幼松烈士事迹;2019年3月,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了胡幼松烈士的革命事迹。中央媒体连续两次报道胡幼松,让唐敦新激动不已。他难掩骄傲,“我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胡幼松,了解胡幼松,学习胡幼松。”

  受访时侃侃而谈,源自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。48年间,他往返仙桃、潜江、监利、洪湖数次,行程近两千公里,自费5万多元,将胡幼松的革命一生梳理研究得“透透的”。与此同时,还收集整理了其他970多位烈士的生平事迹,形成近400万字文字材料,装满38个档案盒。

  他在走访中特别注意调查取证。这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肃反错杀的同志平反起到了积极作用。1986年,中共中央正式发文,仙桃市委在陈场镇胡幼松烈士纪念馆前召开万人大会,为错杀的同志平反昭雪。

  为了扩大烈士事迹传播面,唐敦新与武身龙、肖作玉等三人合著完成《胡幼松传奇》一书,1998年由武汉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。他们收集的材料,为胡幼松烈士纪念馆的展陈和市党史修编,提供了丰富的史料、佐证。2021年3月,唐敦新还将260万字的文史资料,捐给了市档案馆。

  一腔赤诚,赢得敬重

  岁月悠悠。转眼几十年过去,胡幼松烈士纪念馆因周边被居房挤塞,又年代太久,显得低矮破旧。唐敦新四处呼吁,建议迁址重建新馆。

  2018年,仙桃市委市政府决定,拨付1500万元专款重建胡幼松烈士纪念馆。建设期间,唐敦新自愿无偿担任监工,“这是我最大的心愿。我得好好帮忙看着,争取早日建成、早日开馆。”

  2019年9月,新馆竣工开放,唐敦新又欣然撰写展陈大纲,再次当起义务讲解员。由于长期站立讲解,他患上骨股增生,走路时一瘸一拐,嗓子也经常嘶哑着。但他毫不放在心上,只要有“请”,立即赶来。

  如今,虽年过古稀,唐敦新依然精神矍铄,干起工作热情十足,担任着机关老干支部党支部书记、老年体育协会会长、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、修志办公室主任等职。他还担任仙桃市民协、诗词学会副主席和桃源书法社社长,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党支部书记,2018年被授予“新乡贤”等荣誉称号。他的事迹先后被《中国老年报》和《战“疫”先锋》等刊物进行过报道。

  看到新馆建成,年轻的讲解员接班,唐敦新由衷欣慰,“心愿实现,此生无憾。我可以放心退休了。”

中共仙桃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

联系电话:0728-3491094 投稿邮箱:xtwmb501@163.com

鄂ICP备17011604号-1

技术支持:中国仙桃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