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仙桃文明网 > 评论言论 > 梁诗韵:“厕所革命”让公共服务更有温度

梁诗韵:“厕所革命”让公共服务更有温度

时间:2025年04月23日 来源:  仙桃文明网

小公厕,大民生。近年来,市环卫局大力推进20座示范公厕建设,实现61座公厕24小时开放,并对167座公厕实行定人定岗管理。同时,持续开展公厕适老化、适幼化改造,致力于让“厕所革命”成为实实在在的惠民、便民、利民工程,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。

在我们传统的认知里,厕所一直较为“隐秘”。一方面,它是“藏污纳垢之地”,不便置于大庭广众之下提及;另一方面,如厕属于较为私人的问题,很难成为公众话题。然而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,另一方面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,对厕所的要求自然逐步攀升。公厕卫生环境,既彰显城市形象与市民的文明素质,也折射出城市管理者的智慧。如今,现代化程度与文明程度已不再局限于建筑的大气华丽、景观的美丽优雅,更开始体现于是否关注人们生活中的各种人文细节。倘若无法将配套服务做到市民心坎上,连人们“方便”之处都难言方便,解决“内急”之地反而让人更加心急,人们又怎能看见文明的“曙光”,闻到文明的“芬芳”?从一定意义上说,公厕其实也是对城镇文明的“测评”,文明公厕亦能成为承载文明的一方天地。

毋庸讳言,仙桃城乡公厕目前还存在数量不足、分布不均等问题,是公共服务体系的短板。补齐短板,首先离不开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。政府部门要将公厕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,推动业主单位、主管部门以及街道乡镇担负主体责任。同时,规划建设需以人为本,既要满足普通需求,又要充分考虑老年群体、哺乳妇女以及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,设置“第三卫生间”,提供人性化服务。在实施过程中,相关部门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,从根本上解决居民如厕难的问题。一般而言,人流量较大或人群较为密集的场所,群众增设公厕的呼声较高。例如,菜市场、学校周边、商业街、夜市等,相关部门可依据实际情况予以增设,让人民群众不再为“内急”时找不到公厕而犯难,也能有效减少市民随地“方便”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。其次,需要大力改革厕所管理体制。可以借鉴一些先进城市的经验,探索品牌化、专业化、特色化的公厕管理制度,双管齐下提升软硬件水平。比如,政府部门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,可鼓励民间资本参股景点厕所建设,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合作模式,参与公厕管理;再如,政府部门可大胆引进购买服务,尝试放手让专业化管理公司对公厕实施连锁化运营,实现“以商管厕、以商养厕”。

注重细节付出,这是城市管理领域的一次新变革。城市的管理涵盖方方面面,城市空间广阔且事务繁杂,以往的城市管理多为框架式、粗放式管理。当下,城市管理已向城市服务转型,服务提升生活品质,成为城市发展的共识与趋势。注重细节付出,意味着以更耐心的态度、更严格的要求、更负责的作风,紧扣细节,为城市的点滴进步添砖加瓦。“文明在先,方便在后”“向前一小步,文明一大步”“来也匆匆,去也冲冲”,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文明用语。我们应当将这些文明用语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用实际行动推动“文明公厕”行动,让这些文明公厕逐渐成为仙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