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仙桃文明网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主站 > 图片新闻

通向幸福 迈向远方——走进郑场看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

时间:2020年05月18日 来源:仙桃文明网

农村公路连线成网

 

城乡公交候车亭

 

团络路口

 

富硒桃林

 

古村新貌

 

老街一角

 

俯瞰郑潜路

 

公路驿站

 

生命安防工程

 

绿化带养护

 

  5月17日,郑场镇络竹路,联合收割机在金黄的麦浪间来回穿梭,丰收的喜悦随路延伸至田野深处。

 

  机械下田,麦粒归仓。“路好了、宽了,收割机、拖拉机直接开到田边。”农忙季节,老农韩高虎告别“肩挑背扛”。

 

  在郑场,一条条平整而美丽的农村公路通村到组,串起农家村落、连起沃野田畴。乡亲们踏着“四好农村路”,迈出一条条“脱贫路”“致富路”“幸福路”。

 

  围绕全域规划 发展在哪路就到哪

 

  古屋老树下聊往事,房车营地里听蛙鸣……走进郑场镇渔泛古村,绿树野花包裹着柏油马路,传统与现代在这里“完美邂逅”。

 

  因道路不畅,缺乏有效开发与保护,这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,一度 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。 2018年,镇里围绕渔泛古村落大力打造旅游通道,打通连渔中心路,拓宽升级汉丰河路,疏通乡村旅游的梗阻。

 

  路通了,古村引来新生机。2019年,镇里引进农家小院公司,深度开发渔泛村农旅项目。目前,已完成投资7000万元,建成房车营地、古街游客服务中心、古民居修复、古街十二坊等9个旅游景观,旅游产业雏形初现。

 

  一路通,百业旺。郑场镇地处天、潜、沔交界处,213省道横穿全境,是交通便利的“口子镇”,要想在未来区域发展中打造新的增长极,必须要在交通上开好头起好步。

 

  该镇谋划一兴(乡村振兴战略)、一带(渔泛村、连渔村、花园村、郑场村、香铺村美丽乡村示范带)、一点(渔泛传统古村落旅游点)、三圈(团络路、汉丰河路、毛徐路、王滩富硒产业圈)的发展蓝图,始终坚持农村公路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、同谋划,做到重点发展哪里,重点公路就修到哪里。

 

  近年来,镇里积极争取土地增减挂钩、高标准农田、扶贫资金和实施“村庄集并,引农进镇”项目,以资源引项目,以项目引资本,整合项目资金2.3亿元。

 

  全镇所有通村主通道进行高标准刷黑,刷黑总里程达68.9公里。新改扩建道路127.25公里,全镇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60公里,涵盖29个村居,惠及全镇7.5万群众。

 

  围绕“四好”目标 建得好更得管得好

 

  5月17日一大早,郑场镇团络路,李业轩正组织养护工人对路旁的绿化带进行清障除杂。作为络绎片的总支书记,他又多了一个新的职务——路长。

 

  按照建好、管好、护好、运营好的“四好” 目标,郑场落实镇、片、村三级管护责任机制,路长、监管员、护路员“挂牌上岗”,明确各自责任与工作标准。

 

  郑场坚持“建养并重”,每年将“四好农村路”建养纳入党委中心工作,夯实党委领导包片包村领导责任,压实机关干部包村包路段工作责,以机制倒逼“四好”。

 

  建一条路,造一方景。该镇推进修路与美化“齐步走”, 沿路栽植桂花、垂柳、女贞、广玉兰等各类苗木60.9万株,树下种植三叶草及10多种野花。高标准打造徐毛路绿化带、渔泛村旅游景点通道、郑场大道绿色长廊,一条条“畅、安、舒、美”的农村公路正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。

 

  修好畅通路、美丽路,更得打造安全路。郑场投入130万,开展生命安全防护工程,安设警示桩50多公里、警示桩5000多根、波形护栏13公里,打造绿化隔离带104公里,安装摄像头320个、路灯152个。

 

  为推进管护长效化,镇里与相关养护公司签订了公路管养合同,每年投入308万对所有村庄道路进行管养。成立养护专班,按照重点路段重点养、一般路段正常养、村道村养的分级分层养护模式,常态化开展破损路面统计、开沟排水、清补沥青等工作,确保道路管养实现“零破损”。

 

  围绕民生导向 旺了产业富了乡村

 

  宽5.5米的连渔中心路,掩映在一片桃林中。眼下,桃树挂果,乡亲们精心呵护,把一个个“小家伙”套进袋中。

 

  连渔中心路原本是村民们在水田中“挑”起来的一条路,2018年镇里投入3000多万元加宽道路,进行高标准刷黑。公路的“美丽变化”,撬动起沿线的“美丽经济”。

 

  村里依托公路的提档升级和本地的富硒资源,进行规模化开发,引进3000亩农帝桃业,吸引本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硒莱福,打造富硒大豆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。春天赏花“卖”风景,秋天摘桃卖果实,一个增收致富的产业正在村头兴起。

 

  产业沿着公路走、公路促进产业活、产业推动农民富。郑场巧借“四好农村路”的“东风”,推进“农村公路+”的融合发展模式。

 

  改造升级后的公路,把好政策资源“引进来”,让优质农产品“走出去”。 马王村发展特色种养殖,卢庙村引进蔬菜、半夏种植经营主体,络绎村建起扶贫服装厂,富硒豆、富硒桃、半夏、芋环等富民产业沿路发展,全镇7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。

 

  市场主体的进驻,土地资源逐渐盘活,全镇土地流转均价从200元每亩增加到500元。集体土地流转面积达9590亩,共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益479.5万元,平均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16万余元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也得到有力释放,培育大小主体256家,有效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。

 

  道路畅了,乡村美了,产业旺了,乡亲富了。一条条“四好农村路”相继通车,实现了“交通线”向“风景线”“经济带”“脱贫路”华丽转变。(文/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胡纯波 通讯员 方明 图/记者 晴霄 刘贤双)
 

中共仙桃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

联系电话:0728-3491094 投稿邮箱:xtwmb501@163.com

鄂ICP备17011604号-1

技术支持:中国仙桃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