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新稻熬的粥,没有菜都喝得香。”10月3日,通海口镇星红村,空气中略带一丝寒意,一碗软糯顺滑的小米粥下肚,秦超能量满满,“吃饱喝足了才好雨中夺粮”。
今年48岁的秦超,是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,种粮食、搞种业、办烘干厂,一年365天,天天“泡”在粮食堆里。
越是国庆人越忙。连日来秋雨连绵,农户们抢收的水稻湿度大,极易生霉发芽。“巡视”完还没收割的中稻,秦超马不停蹄赶到烘干厂。“对于我们种粮大户来说,颗粒归仓就是对祖国最好的祝福。”
偌大的厂房内,堆满了稻谷,16台烘干炉24小时“人歇机不停”,一股股金黄色的“稻瀑”喷涌而出。“一粒粮就是一滴汗,要争分夺秒抢出来。”秦超自己种了400亩地,尤其懂得丰收的不易。
星红村地处镇郊,很多村民在集镇干个体,无暇顾及家门口的“一亩三分地”。两年前,看着成片撂荒的田,秦超默默算了一笔账,索性“捡起来”自己种。“现在种地人又不吃亏,只要年成好、市场好,就不怕赚不到钱。”
在农村长大的秦超,对“谷贱伤农”的场景再熟悉不过。机耕机收、飞机打药,秦超腾出膀子,把更多精力倾注在市场上。粮食还没种下,他就与一家米业企业合作,订单种植优质品种,保证价格与销路。
光种好一粒粮还不够。他拿出120亩地,搞“新名堂”,依托东北一家种业企业,自己制种。公本、母本错开种植,人工扬花授粉,顶烈日、淋暴雨,秦超从门外汉钻研出“新技能”。
人努力,天帮忙。今年气候适宜,不旱也不涝,中稻亩产超过1800斤,产量、价格都比去年好。“新入门”的制种田,也迎来丰收,亩纯收入超过1500元。
来不及享受丰收的喜悦,农时又催人。眼下正是秋播时节,站在一垄垄稻茬间,秦超早已做好下一季“规划”——油菜、小麦保底“稳大盘”,拿出100亩地错峰种植西兰花“增效益”,干出丰产又丰收的“漂亮下半场”。
仙桃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
联系电话:0728-3491094 投稿邮箱:xtwmb501@163.com
鄂ICP备17011604号-1
技术支持:中国仙桃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