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年,那路,那人
时间:2025年10月31日 来源: 仙桃文明网
●郭婉诗(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)
走过四季,每一个公路人总是在汗水和执着中奏响着平凡的赞歌。看见美好,那是公路人映照出的生活的痕迹。
那年,1997,仙桃的晨曦还带着露水,我市第一台装载机的引擎声在四达公司响起。那轰隆隆的声音,是希望、是信心、更是誓言,一条条振兴之路逐渐延伸。
那路,从318国道的初建,到仙监线、仙洪线的延伸,再到环排湖产业通道的蜿蜒,像一条条血脉,连接起城乡的脉搏。沥青铺下去的时候,滚烫的温度灼烤着土地,也灼烤着筑路人的青春。他们用压路机一遍遍碾过岁月的褶皱,把坑洼碾成坦途,把期许建成现实。路旁的法梧记得、路旁的白杨也记得,那些深夜亮着的车灯,是测量员反复校准的坐标;桥面下的盖梁记得、桥面下的立柱也记得,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橙色,是技术员们无声的誓言。
那人,是148个名字组成的风景。他们中有握着图纸的高级工程师,有在拌和站前守到凌晨的操作员,还有在冰雪中保畅的应急队员。老王的安全帽戴了四十载,帽檐的磨损是风吹日晒的年轮;小崔的试验本写满数据,每一页都是与质量的对话。他们不曾站在聚光灯下,但每一公里道路的竣工,都是他们写给时代的诗歌。
如今,四达的徽标已托举起无数飞驰的车轮,而那些人依然在路上。他们用诚信浇灌根基,用创新拓宽边界,用敬业铺垫每一寸土地。若你途经仙桃,看那车流如织的公路,或许会想起——那年的种子,已长成遮天的树;那路的尽头,连着无数人回家的梦;那人的背影,融进了漫天霞光里,沉默如山,坚定如路。

